中國IDC圈3月3日報道:2007年,無疑是中國網游最為風光的一年。截至目前,已有9家中國網游企業(yè)海外上市。近期,國家相關部門又有數據顯示,2007年,共有28款國產網游進入了海外市場,銷售收入5500萬美元,比2006年增長了175%.“想方設法開始賺老外的錢”,無疑是2007年國內公司CEO們盤算得最多的一件事!昂M馍鲜腥谫Y”、“網游出口”、“吸引風投資金”是2007年網游企業(yè)家們最清晰的“海外淘金”模式。那么,在這3條途徑上,國產網游的表現怎么樣呢?本報記者做了深入的采訪。
上市:要跨國際市場的“門檻”
今年1月,《2007年中國游戲產業(yè)調查報告》發(fā)布:2007年,我國網游實際銷售收入為105.7億元人民幣,比2006年增長61.5%.其中,中國自主研發(fā)的民族網絡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68.8億元,占市場收入的65.1%.
國內網游市場的火爆行情,引起了國外投資商的極大興趣,而網游開發(fā)的巨大成本壓力和國內同質企業(yè)的激烈競爭,使得許多網游公司把“融資”目光投向了海外,雙方可謂“一拍即合”。2007年11月1日,巨人網絡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鳴鐘上市,共募集資金8.87億美元。交易當天巨人網絡的市值就沖高到51億美元,成為國內市值最大的網游企業(yè)。緊隨其后,福建網龍也在中 國香港掛牌,聯(lián)眾、久游網和天晴數碼等同類企業(yè),也在進行緊鑼密鼓地籌備“海外上市”。而在他們之前的7月,完美時空、網易、盛大和九城都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。
北京光宇維思市場部吳經理覺得,國產網游公司海外上市是一種成功的“互惠”。國外股民通過買中國公司的股票,分享到中國網游在整個世界市場上的利潤,而“能夠分享到你的利潤”也是納斯達克等交易所允許國外公司在本地上市的“門檻”。中國網游企業(yè)則通過海外上市在歐美市場盤活了資金。最主要的是,這對中國公司進入國際資本市場非常有利,這顯示了中國網游的“國際性”眼光。
但是也有另一方面的問題,吳經理說,他的一位網絡公司朋友就認為,上市無非是兩種目的,一是為了融資,但國產網游公司普遍不缺錢;二是讓海外認可國產網游,但國內企業(yè)該想想,自己有沒有抵御國際資本市場風險的能力,自己的網游有沒有成熟的運營模式,可以接受國際玩家的“吹毛求疵”?以目前國產網游的另一“出國熱”看,國產網游的輸出并不理想。
出口:只在東南亞地區(qū)淘到金
2007年,上海盛大公司就《傳奇世界》、《瘋狂賽車》在越南的運營權和《夢幻國度》、《瘋狂賽車》中國香港、澳門地區(qū)的運營權,與當地運營商簽訂了協(xié)議。另一“領頭羊”巨人網絡的國產網游《征途》也推出了國際版,給2007年的“網游出口熱”再燒一把大火。
從近兩年28款國產網游的海外輸出情況看,大多限于日本、韓國、泰國、越南、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(qū),在這些地方,中國網游確實獲得了很好的口碑。金山公司在越南推出的《劍俠情緣》網絡版,占到了當地網游市場80%的比例,排名第二的也是他們的《封神榜》。完美時空公司也出具了他們的“成績單”:《完美國際》、《武林外傳》兩款游戲分別進入日本、韓國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巴西等17個國家和地區(qū),在多個國家取得了第三或第五名的成績。有媒體甚至給出了極高評論:“與家電、手機行業(yè)抗衡外資品牌的漫漫征途比,中國網絡游戲完成這樣一次轉身似乎僅用了兩三年時間。”
[1] [2] 下一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