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共云盤安全,還是私有云安全的問題已經(jīng)不用過多的考慮。即使是強大如蘋果的iCloud也有被黑客盜取的一天,不然庫克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出柜了。而私有云的目標小,黑客盜取之后的成就感同樣要小得多。當然這并不是私有云不會被盜的主要原因,私有云相對公共云來說,接入數(shù)據(jù)的接口少,不容易被攻破。
現(xiàn)在手機已經(jīng)逐漸開始走向大內(nèi)存化,但手機的app功能越來越多占用內(nèi)存也越來越大,公司里的小姑娘,64GB的iPhone只剩800多兆的剩余空間。所有可以轉(zhuǎn)向云盤的照片全部上傳到云盤里了,不然手機根本不夠用。但是根據(jù)拍照的頻率不同,手機內(nèi)存的用完的時間也不同。對于拍(zi)照(pai)達(kuang)人(mo)來說,手機內(nèi)存不夠用絕對經(jīng)常事,很多照片自己又非常的喜歡,舍不得刪掉,搞得自己進退兩難,雖然有云盤可以上傳,但是上傳速度令人發(fā)指不說,安全隱患還是很大的。
N2科技推出的一款N2家庭云盤,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“恩兔”,眾籌期間刷新了京東眾籌的智能存儲類榜單,這款產(chǎn)品究竟怎么樣,耳朵君給大家做一個提前體驗。
拆箱
N2云盤,他們也叫做恩兔,耳朵君覺得這還是一個腦洞很大的團隊。作為標準的理工科宅男,第一時間想到的真的就只能是“氮氣”了。
盒子方方正正,底部是懸空的,防止硬盤散熱不好,私有云盤基本上就只能靠自然散熱了,如果在把一面堵住,搞不好真的會被燒壞。
背部有一個供電插口,兩個HDMI一個輸入一個輸出,一個網(wǎng)線接口,兩個USB。中規(guī)中矩,不讓人覺得有什么特別的。不過HDMI作為一個音頻、影像的傳輸接口,為什么要輸入到云盤當中,讓我很詫異,有點讓人看不懂,用云盤的小屏幕看小電影?
硬盤簡單插拔,隨插隨用,而且不需要螺絲固定,少了很多步驟和麻煩。
硬盤和卡托,只要把卡槽和硬盤邊上的螺絲扣搭配起來就可以把硬盤方牢靠。
充電頭、變壓器,在變壓器中有微型UPS,防止突然間斷電對硬盤造成損傷。
使用
現(xiàn)在的智能硬件,如果沒有個手機app讓你可以遠程操控, 感覺就跟沒有一樣。除非是智能語音管家。“N2云盤”app支持安卓、iOS移動端使用,WindowsPC端使用。
不過在配置云盤的WiFi過程中,耳朵君發(fā)現(xiàn)N2云盤app中,配置WiFi和注冊、登陸是不不在一起的。也就是所需要先配置一下WiFi才能登陸,小小難為了一下耳朵君,不過從用戶的使用邏輯來看,耳朵君建議把配置WiFi放在第一次登陸的第一次操作上進行,這樣步驟不會亂。
app的整體界面,很簡單,感覺在優(yōu)化的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耳朵君認為最厲害的就是迅雷功能了,因為App Store現(xiàn)在把迅雷下架了,但是有了這個app就可以間接地使用迅雷了。
很有趣的是,一個云盤可以綁定很多用戶,但是必須是單獨注冊的,并填入識別碼。這么做是很好地保護了個人隱私,但是在用戶注冊上增添了很多麻煩,如果在家庭中使用,耳朵君認為直接邀請是比較方便的,節(jié)省了注冊+綁定的繁瑣流程。
手機端、Windows PC端都有軟件,廠商自然也不會忘了Mac,用戶可以自己進行簡單的設置,直接通過Mac瀏覽云盤中的文件。
總結(jié)
私有云盤在使用過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比百度云盤下東西快,百度云盤動輒幾十KB的速度真是讓人抓狂。私有云就像是大學里的FTP,下載的下行速度就是上行速度。
而且使用同一個云盤的人,默認為家人,可以互相之間分享照片,云盤中的照片無需下載,直接就可以分享到朋友圈。
在硬件上安裝放置都很簡單,但在軟件的操作上,略微有點小復雜。尤其是WiFi的配置過程,非常容易讓人忽略。在注冊問題上,家人之間互相邀請,總歸是比注冊再填寫識別碼來的容易。不過這樣一來,還要加入好友功能,只能看N2科技有沒有添加此項功能的計劃了。